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03节

荀子气势汹汹地冲了过去。

秦王柱深深叹了口气。果然自己是不是对晚辈太纵容了,搞得咸阳宫内气氛怪怪的。君父在位的时候,咸阳宫多么肃穆啊。

他摇头晃脑,唉声叹气,然后带着笑容愉快地去围观晚辈被荀子揍。

黄歇万万没想到,他进入咸阳别宫拜见特意等候在花园中的朱襄时,朱襄先遭遇了荀子的戒尺洗礼。

荀子逼着朱襄换了一身能够彰显出他气质的衣服,亲自为朱襄选了玉冠,并且挑选了腰间的配饰和长短剑。

秦国的贵族与六国不同,原本不佩戴长剑,只佩戴短剑。

秦人曾经与戎狄混居,他们的贵族佩戴的短剑是吃饭的时候用来割肉的。能佩戴短剑,就代表他们每餐都有肉,所以是身份的象征。

不过后来秦国东出,接纳了中原文化,秦国的贵族们也逐渐佩戴起长剑,不过短剑仍旧是必备。

荀子制定秦礼的时候,还专门为秦人短剑和长剑都佩戴进行了修饰。他让朱襄将长剑短剑都佩戴齐全,就是在穿着上向春申君表明他已经完全融入秦礼。

不仅是长短剑,朱襄身上每一处配饰,都彰显着秦国独特的礼仪文化。

朱襄听荀子在他耳边絮絮叨叨,有一种自己在听宫斗文的感觉。

挽个什么发型,发髻上插什么发簪,发簪上吊几颗珠子,脸上擦什么胭脂,身上佩戴什么环佩,环佩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……衣冠配饰上的细碎,全都是礼仪的体现,全都是无言的交锋。

朱襄:“……其实春申君可能注意不到。”

荀子怒瞪。

朱襄乖乖闭嘴,继续听荀子念叨,并且在荀子念叨之后接受荀子考试。

他要将自己身上每一处配饰,衣服上每一处花纹代表的含义都记清楚,这样在面对春申君的时候,才会更有底气。

但朱襄真的不认为,春申君会注意这些。

他又不是和春申君在宫斗。

在朱襄疲惫的神情中,荀子结束了对朱襄的临阵辅导,忐忑不安地放朱襄去与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见面。

荀子的眼神,就像是看着自己不靠谱的弟子去挑战武林盟主似的。

在战国士人眼中,四大公子确实是武林盟主级别。

孟尝君早就去世,平原君已经老病渐危,信陵君遭遇了打击闭门不出,现在战国时还游走世间的四大公子只剩下春申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