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255节

曹寅微微抬起头,然后又立刻低下头。

胤礽看着曹寅脸上并无担忧害怕神色,心里松了一口气。看来康熙生气和曹寅无关。

康熙也看到了曹寅的小动作,不但没有生气,反而对曹寅更满意了。

他知道,曹寅这个动作,是让太子安心,别担心他。这说明曹寅是真心待太子。

康熙就喜欢这种有着真心的臣子,所以他才对曹家爱不释手。

“给曹寅赐座。”康熙道,“你们继续跪着。”

曹寅谢过康熙,乖乖坐在凳子上,听康熙继续骂人。

在康熙骂人中,胤礽得知了现在的情况。

浙江民变。

嗯。

呃。

哈?!

这种事前世没有发生过啊!

在康熙一朝,的确出现多次民变。但在征伐噶尔丹之前,民变只发生在最贫苦的山西和陕西。

三征噶尔丹所耗甚巨,为了维持巨额兵费,朝廷加重了对地方摊牌。再加上出征时的劳役,大清各地都有此起彼伏的民变。

之后康熙便“无为而治”,压抑住自己所有的野心,只战战兢兢让这个庞大的帝国休养生息,从进取派变成了保守派。

所以说三征噶尔丹,完全耗尽了康熙的野心和心血,让他早期许多比较激进的改革都停滞了。

比如年轻时候的康熙,曾经派传教士去西方招揽人才,并编纂西学书籍,甚至有建立科学院的想法。

但后来他打消了这个主意,并且对引进西学也持以消极态度。

因为新的学问的引入,一定会引起朝堂动荡。他认为这个国家经历了多次兵灾,至少在他这一世只能学习文景,将大清的辉煌托付给大清的“武帝”。

乾隆:没错,大清的汉武帝正是在下!

胤礽跑偏的思想回笼,道:“浙江没遭灾没遇祸,前阵子阿玛还减免了税收,怎么民变了?这些民,是真正的民吗?”

骂了许久词都没重复的康熙的声音戛然而止。

他深呼吸了几下,接过胤礽递来的茶水一口饮下:“保成,为何这么说?”

胤礽道:“老百姓很坚韧。刚经历过三藩和台湾的兵灾,现在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,只要不被逼急了,就不会反。”

胤礽斟酌了一下语言,继续分析:“儿子知道即使汗阿玛减免了赋税,但地方官肯定也层层加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